现在还是有一些刚入职场的会计小白不太明白个体户、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即区别,要知道不管进入什么公司工作,这都是会计必须要知道的事情。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个体户之定义:
其实就是常说的个体工商户,是指用自有的生产资料和资金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方式,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小规模纳税人之定义:
要求
增值税纳税人年销售额需在规定标准以下,根据相关规定2018年4月份的修正,标准是其年应征增值税销售人≤500万元。而且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销项、进项和应纳税额这三大对象。
一般纳税人之定义:
要求增值税纳税人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达到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以上,即销售额>500万元。并且能够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还能进行健全的会计核算。
注意:个体户和小规模纳税人存在交叉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有些个体户中有小规模纳税人,而有些小规模纳税人也属于个体户。
那么三者之间能否进行转换呢?
1、个体户和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转为一般纳税人
只要个体户和小规模纳税人达到了以上对于一般纳税人的条件要求,那么只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
2、一般那会随人也可以转变成为小规模纳税人
2020年之前,一般纳税人是可以选择重新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但是如果转登记之后,连续12个月即一年的应税销售额都超过了500万元,就应该再次登记回一般纳税人,并且以后都不能再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了。